编者按:2013 年6 月,欧洲高血压学会(ESH)年会期间,ESH 与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联合发布了2013 年ESH/ESC 高血压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欧洲新指南”),是心血管领域的重大事件,引起全球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在8 月底召开的ESC 年会上,针对该指南的相关话题仍是热点之一,《国际循环》记者现场采访了ESC 主席Keith Fox 教授、ESH 主席兼欧洲新指南编写委员会联合主席Giuseppe Mancia 教授、西班牙马德里12 de Octubre 医院Luis Miguel Ruilope 教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CSC)主任委员霍勇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以及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张维忠教授,就中欧合作、欧洲新指南中联合治疗的推荐及单片复方制剂的降压作用进行交流与深入解读,为更好地做好中国高血压防治工作而努力。
合作共赢、立足国情,开拓心血管疾病防治新局面
单开展国际合作防治心血管疾病 随社会经济发展,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世界1/3 的死亡由心血管疾病引起。流行病学显示,我国已形成庞大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患病人群。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开展国际合作势在必行。霍勇教授在与Keith Fox 教授对话中提到,在今年的ESC 年会上,CSC 与ESC共同召开了两次会议,是未来6 年合作计划之一。过去20 年见证了ESC 成长为世界最大心脏病学会的历程,中国从中获取指南制订、患者教育及护理质量等方面的很多经验。Keith Fox 教授亦表示对中欧心脏病学会合作的期待,认为相互之间有很多学习之处。葛均波院士讲到,希望CSC 与ESC 开展更深层次合作,包括加强中国医生培训及规范化治疗,尤其数据管理方面的合作,以帮助获取指导临床实践的相关数据。
中国高血压防治需立足中国国情 霍勇教授指出,中国的高血压患者数量已超过3 亿,高血压作为独立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对中国人群的危险性高于欧美国家人群,对其防治尤为重要。专业指南对我国高血压防治起重要的指导作用。尽管很多指南缺少中国证据,但高血压领域的中国证据非常多,中国高血压指南的制订需更符合中国国情、患者情况和整体疾病防治体系。葛均波院士认为,中国高血压发病有其自身特点,中国人群钠盐摄入较高。但归根结底是普及教育问题,指南很少能被贯彻到基层。心血管疾病强调联合治疗,高血压控制不佳与知晓率和控制率低有关,而缺少实施联合用药的有效手段亦是重要原因。
基于循证和新指南,重申高血压联合治疗重要地位
联合治疗是欧洲新指南的重要更新 GiuseppeMancia 教授认为,欧洲新指南最突出的更新之一是重申2007 版指南强调的联合治疗对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性。与单药治疗相比,联合治疗能更显著地降低血压。联合治疗可选择不同组合。其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抑制剂与钙离子拮抗剂(CCB)或利尿剂的联合是优选组合,有些试验也采用了利尿剂与CCB 的组合。其他联合治疗方案也可应用,但不优先考虑。例如,利尿剂与β 受体阻滞剂联合会增加糖尿病发病风险而不被优先考虑;两种RAS 抑制剂联用被禁止。KeithFox 教授认为,欧洲新指南指出需联合治疗以达血压目标值。指南同时指出血压目标值不能过低,糖尿病患者血压目标值应低于非糖尿病患者。
Luis Miguel Ruilope 教授提到,欧洲新指南推荐收缩压高于140 mm Hg、单药无法控制的患者需行联合治疗,并再次肯定了2007 版指南对高危或基线血压显著升高患者以联合用药作为起始治疗的推荐。大量研究证实,起始联合治疗可实现对血压难控的高危高血压患者的良好控制,使其风险降低约80%。对年轻、女性、老年人及糖尿病患者均可采用联合治疗。高血压治疗无性别差异。对老年人尤其70 岁以上者开始治疗时应非常谨慎,与较年轻人群治疗2~3 个月控制住血压相比,该人群可能需更长时间。对年轻高血压患者,则可根据NICE 指南评估其终生风险并降压治疗。如患者存在糖尿病或靶器官损害等危险因素,绝大多数需联合治疗。所有研究中的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均接受了联合治疗,联合治疗是治疗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重要策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