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循环》:今天会议的参会者都是我国心血管领域的专家学者,所讨论的问题却一直围绕着血糖管理。请问您认为心血管科医生关注血糖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何在?
霍勇教授:总体而言,我们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成效,但残余风险仍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寻找一切可能的途径来降低残余风险。血压、血脂、血糖的代谢紊乱均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其中对于高血糖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目前证据还不太充分,心血管科医生的认识也比较有限。鉴于此,心血管科医生有必要更深入地了解血糖干预对心血管疾病影响的机制,以及具体的干预方法,从而使高血糖这一危险因素得到更好的控制,这也是本次会议召开的目的所在。
《国际循环》: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进行多因素综合干预,请问血糖干预在多因素干预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霍勇教授:高血糖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目前来看,与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等其他危险因素相比,高血糖在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卒中)中的地位还不是很清楚。而且,调脂治疗对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作用已经十分肯定,但降糖治疗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尚不明确。尽管我们已经认识到“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但是在糖代谢异常这一渐进性过程中,单纯血糖干预对心血管疾病的效应仍不明确,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索。本次会议传达给我们一个重要的信息——更早期的干预,即在糖尿病发生之前进行血糖干预有可能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目前尚无有力的循证证据。
《国际循环》:根据IDF 2006年数据,目前中国是全球IGT第一大国。ACE研究针对的正是中国人群中伴心血管疾病的IGT患者。请问您如何看待ACE研究对心血管领域的深远意义?
霍勇教授:关于早期血糖干预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目前尚无有力的循证证据,这正是ACE研究试图回答的问题。已有研究显示,早期生活方式干预或药物(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新发糖尿病的发生,这在目前已被大家所认可。但是,早期血糖干预对长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如何,还不明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ACE研究延伸了血糖干预与心血管收益之间关系的证据链。
《国际循环》:请问在众多的降糖药物中,为什么选择阿卡波糖来完成这项使命?
霍勇教授:ACE研究针对的是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糖耐量异常(IGT)患者,而IGT是阿卡波糖治疗的指征,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而且,阿卡波糖的安全性很好,本身不会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此外,阿卡波糖在我国普及性较高,临床应用很普遍,这些是ACE研究采用阿卡波糖作为干预药物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